三姓家奴是出自罗贯中的《三国演义》的典故,特指吕布。意在讽刺其反复无常,不忠不义。虽然在正史中,并没有出现"三姓家奴"的说法。但是,不管怎样,吕布背叛多位主公显然是不可争议的事实。根据《三国志》等史料的记载,吕布原本是丁原的手下,被唆使杀害丁原归附董卓,与董卓誓为父子,后又被司徒王允唆使诛杀董卓。旋即被董卓旧部李傕等击败,依附袁绍,又被袁绍猜忌,依附张杨。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值得注意的是,虽然吕布的品行遭到了袁绍、袁术、曹操、刘备等诸侯的鄙视。不过,在东汉末年,却有一位诸侯将吕布视为自己的兄弟。一定程度上,此人也可以说是吕布最铁的兄弟了,这位诸侯就是张杨。在张杨的一生中,三次出手相助吕布,最终因吕布而亡。
一
具体来说,张杨(?-198年或199年)(《后汉纪》作张阳),字稚叔,并州云中(今山西原平县西南)人。东汉末年,丁原担任并州刺史,张杨和吕布都是丁原的手下。由此,非常明显的是,张杨和吕布很早就结识了,类似于刘备和公孙瓒一样。在丁原被杀后,董卓进入东汉王朝的都城,从而篡夺了大权。对此,张杨和袁绍、袁术、曹操等人一起讨伐董卓。
不久之后,吕布被司徒王允唆使诛杀董卓。旋即被董卓旧部李傕等击败,初平四年(193年),吕布被赶出长安后,投奔南阳袁术,袁术因为忌惮吕布的品行,所以想要除掉吕布。在此背景下,吕布想到自己的兄弟张杨,所以立即投奔在河内一带割据的张扬。与此同时,时李傕郭汜悬赏捉拿吕布,张杨部下都想杀掉吕布。
二
对此,张杨没有背叛自己的兄弟吕布,而是表面上答应李榷郭汜,实际上保护着吕布不受伤害,这是张杨第一次相助吕布,如果不是张杨的收留,吕布恐怕就要被李傕郭汜二人俘获了。当然,张杨的实力毕竟比较弱小,不能给吕布更大的舞台。因此,不久之后,吕布选择投靠实力更为强大的袁绍。
但是,到了兴平元年(194年),在袁绍的地盘上,吕布手下的将士时时抢劫、掠夺,袁绍开始猜忌他,加上吕布居功自傲,所以袁绍决定暗使人杀掉吕布,得知这一消息后,吕布从袁绍处逃出后再次投奔了张杨,这是张杨第二次相助吕布。由此,非常明显的是,对于吕布这位三国第一名将,每当遇到危险的时候,第一反应就是投奔到张杨那里,也即在吕布心目中,张杨不仅加害自己,还会拼尽全力保护自己,可谓刎颈之交了。
三
兴平二年(195年),汉献帝刘协因为李傕、郭汜作乱而逃到至河东,张杨率兵前往安邑救援。这个时候,不管是汉献帝还是东汉王朝的百官,都是饥肠辘辘了。于是,张杨使数千人背着米提供食物。因为救驾有功,所以张扬被汉献帝刘协拜为安国将军,假节、开府,封晋阳侯。不久之后,张杨回到了自己的地盘,即刻拜为大司马、假节钺。正是因为张杨没有挟天子以令诸侯,才给曹操带来了可乘之机。
建安元年(196年)八月,曹操迎汉献帝。至此之后,汉献帝刘协以及东汉朝廷,彻底被曹操所掌控了。而这,为曹操成为汉末最强大的诸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。挟天子以令诸侯后,曹操向周边的诸侯用兵。建安三年(198年),曹操围吕布于下邳。吕布在危急时刻,再一次想到了张杨,向他求援。
四
最后,对此,虽然曹操势力强大,但是,张扬考虑到自己和吕布的关系,依然率军前往救援。也即为了救援吕布,张扬不惜和曹操为敌,这是张扬第三次相助吕布,也是最后一次。当然,张杨的大军没能冲破曹操的包围圈。在相持之际,张杨部下杨丑,将张杨暗杀,欲投靠曹操。而眭固又杀了杨丑,欲投奔袁绍。在此背景下,曹操先放任吕布在一边,派遣史涣、曹仁急攻眭固。眭固自领亲兵出奔袁绍,结果被曹操的将士斩杀,不久之后,张杨的手下大部分归降了曹操,其割据的河内郡一带,自然也被曹操所吞并。
综上,为了救援吕布,张杨这位东汉末年的诸侯最终付出了生命的代价。当然,也有历史学者认为,张杨之所以要救吕布,不完全是因为两人之间的交情,也是忌惮曹操势力的不断增强,担心吕布被消灭后,曹操的下一个目标就是自己。但是,不管怎样,在汉末群雄逐鹿之际,张杨可以说是吕布最铁的兄弟,三次出手相助吕布,最终因吕布而亡。对此,你怎么看呢?
关键词: